时间:2021-11-04 10:04
作者:admin
来源:领汇房产系统
对年轻一代来说,“超前消费”、“极简生活”、“养老储蓄”等名词都是他们的标签,而许多时候,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特征会同时出现。在怎样花钱,怎样储蓄方面,年轻一代有一套他们自己的规则。
很多年轻人消费能力要大于自己的收入,经常性提前消费导致自己入不敷出。另外车贷房贷也是消费大头,所以年轻人想要实现存钱是一件难事。尤其在当下社会,"对自己好一点"、"你值得拥有更好的",这些带有消费主义色彩的言语在各种社交媒体和购物网站里充斥着。博客作者分享各种奢侈品的同时,也很容易使人们陷入一种“只有我没有,我需要买它”的感觉。因此,一些年轻人开始升级消费,甚至借钱超前消费,为了获取物品,更为了得到物品背后的身份认同,甚至优越感。这些年轻人消费的,是商品背后的社会意义。即使欠着银行不少钱,每天还是潇潇洒洒的。
但也不乏一部分对消费不那么热衷的群体,“极简生活”“断舍离”等关键词也在社交平台活跃起来。有些年轻人晒出自己的房间照片,只有一张床、一台洗衣机以及衣橱等生活必备用品,并坚持着无消费原则。他们追求物尽其用,把生活中多余的物品放到二手平台上,努力摆脱物品的束缚。
还有一些有趣的年轻人消费观念,比如:网购的东西需要几千块可以毫不犹豫买下,但发现不能包邮,就会犹豫要不要买;奉行极简生活,却为了收纳整洁买了很多收纳盒。对这些消费行为,很难用一个精确的词去概括年轻一代的消费观。
根据《中国养老展望调查报告》,年轻一代的养老储备目标更高,接近155万元,明显高于35岁以上人群139万元的目标。而且,由于这次疫情,76%的年轻人计划增加应急储备。
年轻一代成长于瞬息万变的环境中,急速的变化和现阶段的就业状况让人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安全感,年轻人便开始了买房、养老的道路,这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,也为了心理的安定感。
打开社交媒体,会看到有些人随便花钱,价格从不考虑;也有些人分毫计较,不多花一点钱;有人成为月光族;也有人将收入的90%储存下来买房。这种矛盾的消费观充斥在网络中,引起无数年轻人的焦虑心理。但是在网络上,每个人都在选择性地展现自己,塑造设定的形象,对于真实的人生没有绝对的借鉴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