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07-06 10:33
作者:admin
来源:领汇房产系统
“房地产业规模大、链条长、牵涉面广。”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2021年底召开的“2021~2022中国经济年会”上指出,“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、地方财政收入、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都占有相当高的份额,对于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。”
这种“系统性影响”体现在数据上看,近20年来,房地产投资占中国GDP比重大幅提高。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1年中国GDP达到110万亿元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.76万亿元,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达到9.7%。
“我国房地产业与42个行业中的38个有关联,也就是说,房地产的发展情况会和这38个行业密切相关。”盛松成认为,房地产的投资规模与基建投资基本上相当,如果房地产投资大量的下降,要通过基建投资等拉上去,难度比较大。
不过,2021年,在上半年楼市火热的背景下,各地为房地产降温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政策,对房地产行业融资作出限制。在降杠杆过程中,由于部分房企爆雷,加上疫情反复,楼市信心受到打击,整个市场迅速降温。
2021年初开始实施的“三条红线”“两集中”政策的本意是化解房地产行业为金融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,让房子回到居住本质。“核心内容是抑制房地产的资本属性,对策没有错,但是做的过程当中有些地方过度,损害了房地产消费属性。”清华大学教授魏杰指出。
“有人讲房地产风声变了,实际上大家理解错了,没有变。”魏杰认为,去年没有错,今年也没有错,去年抑制房地产过度的资本属性,现在主要推动房地产消费属性。
今年3月16日,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,就货币政策、房地产领域,称要“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”“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”。此后,银保监会、证监会、财政部、外汇局、央行分别表态,维持房地产行业稳定。
不久后,一系列的“真招”开始出台。5月15日,央行会同银保监会将全国范围内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,从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,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。5月20日,央行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15个基点。随后,北京、上海等多个城市的银行将房贷利率下调,部分城市的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已低至4.25%。进入6月,各地楼市政策继续呈放松态度。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,70余城因城施策出台政策超百条。
杨现领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分析,本轮调控相较2008年、2009年及2015、2016年两轮调控效果更弱有多方面因素,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周期不一样,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阶段发生了很大变化。在2015年,中国商品房销售额为8.7万亿元,2021年,这一数字超过18万亿元。“基本盘子大了很多倍,因此政策放松相对难以取得特别突出的效果。”
“不要高估政策的力量,就像拉绳子一样,拉紧容易,到放松的时候,它不一定往前跑了。”杨现领说,“现在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必须经历的调整,过去高杠杆、高周转的时代是不可持续的。”
另一方面,杨现领指出,中国居民杠杆率已达到历史较高水平,由于居民近年处于降杠杆周期,政策放松效果也会受影响。此外,上半年持续发生的疫情也产生了显著影响。“整个房地产市场需求已经进入了城市圈互动阶段。”杨现领说,“比如惠州的需求可能一半来自于深圳,仅疫情因素就会让惠州交易量大幅下降,1至5月惠州下降幅度约70%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