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1-11-24 09:52
作者:admin
来源:领汇房产系统
第一,住房空置情况越来越严峻
这些年,当谈到住房空置的话题时,热议的声音永远不会少:有人说,这是穷人买不起房子的原因所在,因为富人不仅买走了大多数房子,还炒高了市场热度,有人则认为,住房资源过剩了,还在建这么多房子,以后给谁住?其实在房说君看来,不管是哪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,而国家虽然没有对住房空置有统计数据,但过去不乏有机构对空置情况作出分析。
以西南财大公布的城镇住房空置率报告显示,2017年,我国空置房数量为6500万套,整体空置率达到21.4%,其中二三线城市的情况较为严峻。随着开发商持续建房,再结合近三年的销售量来计算,商品房空置数量达到7000万套以上,如果加上各类其他房源,空置房数量将达到1亿套以上。空置率居高不下,除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,也因为房子没有发挥真正用途,很多真正需要房子的刚需购房者没有房子住。
可以看出,当前楼市正在面临“买不起、卖不掉”的尴尬局面。为了解决难题,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提出解决方案:要建立完善的打击炒房客和炒房团的政策体系和税收制度。具体来看,就是针对限制房屋进行调控,而老干部也明显指的是房产税、空置税。
值得一体的是,空置税要比房产税更有利于解决住房空置问题,从已经实施空置税的国家来看,比如德国,房主必须将空房得到有效利用,瑞典和丹麦方面,对闲置半年以上的房屋须进行罚款。总的来说,空置税除了降低空置房的比例外,还有效降低了房价和消除住房泡沫。
第二,住房流动性越来越差
房改以来,住房都被冠以金融和居住两种属性,不过相比起居住,大众普遍追求的是金融属性,一方面投机客依靠房子获利,另一方面人们也将房子作为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房屋升值则意味着资产增值。
但如今房子的金融属性减弱,主要来自于国家对楼市持续不断的调控,让房价涨幅逐步缩窄,区域房价开始分化,炒房客的升值空间压缩,盈利环境难以为继,为了挽回损失,可能会倒逼炒房客将房子推向市场,但由于供求关系的改变,住房流动性也没有了过去的势头。
第三,交付质量问题越来越多
对于很多购房家庭来说,房子对一个家的意义重要,即使掏空家底背上债务也是心甘情愿的事情,但问题是,很多人掏空钱包、承受了超出能力几十倍的资金压力买了房,最后却面临着交付质量越来越差的问题,购房者也无能为力,只能吃哑巴亏。甚至会因为开发商没有资金,导致买的房子迟迟不能收到,没房子住不止,欠的按揭一分都不能少。
因为近两年,市场降温明显,让本来就高杠杆运营的开发商,资金承压很是严重,因此在楼盘的建设和交付质量方面的案例越来越多,对于在这期间买房的人群来说,这些问题不得不面对,虽然国家对刚需置业者“双维护”,但我们仍需要做到擦亮双眼,分辨劣质开发商。